新游戏 > 国内新游 > “和游戏”:IP是贵族,却不是王牌

“和游戏”:IP是贵族,却不是王牌

发布时间:2014-11-10 11:24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

 IP无疑是2014年手游行业的热议话题。IP对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能帮助手游在推广过程中事半功倍,在竞争激烈的手游市场独占先天优势。然而, IP是否知名度越高越好?怎么样才算真正打好了IP这张牌?有IP的游戏是否一定成功?“和游戏”在观察了平台上一批IP游戏的设计细节和运营数据后,发现IP游戏从产品孕育到运营推广,都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环节,业内“得IP者得天下”的预期并不那么容易实现。

IP游戏涌入市场后收到的用户反应也给出了答案。这一年来,诸多游戏创作团队热衷于争抢知名IP,已有数量众多的IP手游迅速完成制作并上线。在运营一段时间后,市场反应和收益状况有较大差异。有些知名的IP虽然因具有贵族血统有很强的吸量能力,IP获取价格也非常高,但改编后的游戏却在手游市场水土不服,表现平庸。通过盘点平台上的IP游戏表现,“和游戏”认为,有些IP游戏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版权合作和表层资源借势,很多强势IP与游戏创作的结合生硬、内容断档、玩法牵强甚至毫无关联。游戏与IP如果无法做到内容的匹配统一,产品的IP品牌效力必然大打折扣,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营收,更会影响到用户对品牌的信任。

“和游戏”IP游戏数据一览 

目前,在中国移动“和游戏”平台上的所有商用IP中,电影电视类IP数量占比高达36%,这与电视电影媒体的覆盖率高、传播速度快、受众广有直接关系。从收入来看,电影类,电视类IP游戏的收入表现也优于其他类别IP,占总体IP游戏收入的51%。

“和游戏”:IP是贵族,却不是王牌

各类型IP游戏数量占比

“和游戏”:IP是贵族,却不是王牌

各类型IP游戏收入占比

再来看不同级别收入的IP游戏相关运营数据(数据来自中国移动“和游戏“平台):

“和游戏”:IP是贵族,却不是王牌

平台数据显示,收入高于500万的IP游戏在整体数量中仅占6%,这些游戏在ARPPU、留存率等方面均表现突出,代表产品有《捕鱼达人3》、《熊出没之熊大快跑》等。还有较多数量的IP游戏收入停留在100万以下,有四成游戏收入甚至低于10万,这些游戏均有多项指标未达到IP产品的预期表现,与收入较高游戏存在较大差距,IP的价值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挖掘。

IP的价值落差到底在哪里? 

表现不尽如意的IP游戏,往往在游戏创作上缺乏创意,生搬硬套,而不同类型的IP对游戏的生产周期、推广节奏也有诸多影响,需要在产品升级频率和游戏推广等环节中给予定制化考虑。我们以影视类IP和端游类IP为例列举一二。

影视类IP 

一方面,影视票房热度不错,但受众群体跨度较大,游戏的优化及设计需考虑特定受众群做到有的放矢,游戏改编也需考虑代入感,力争匹配原电影或电视作品的风格,避免令用户产生违和感。另一方面,影视类IP在产品推广节点上具有一定局限性,受限于影视产品的时间节点,游戏需力争与影视作品在用户可接受时间段内上线才能把IP效果最大化。在这方面,《爸爸去哪儿2》是一款强IP+同步推广火爆的成功案例。

端游类IP 

目前比较多见的是以雷电为代表的一些飞行射击类游戏,画面表现上同端游相似,可以引发老用户的共鸣,但其中有很多产品在玩法上并没有制造大的突破,所以留存率都比较低。相较影视类改编,端游IP产品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庞大的用户群,所以“和游戏”建议,在改编此类型游戏时,除了忠于原著之外,在玩法及创意上必须有新的亮点。

总而言之,我们建议游戏厂商在追求IP品牌效应同时,不能忽视优秀游戏产品吸引用户的本质,不要因游戏品质问题削弱了IP带来的优势甚至受到市场冷遇。同时,也必须在创作和推广的节奏上进行合理决策。现阶段,在中国移动“和游戏”平台上,即使非强IP产品,只要品质过硬,也一样吸引大量用户,平台也会在推广资源上侧重于这些真正受市场肯定的好游戏。“和游戏”相信,未来能产生丰硕价值的IP游戏,一定是在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IP的前提下,实现游戏在设计、体验等各方面的出色衔接的好游戏。期待更多手握IP的游戏厂商能够在产品上倾情投入、独运匠心,打好IP这张牌。

TAG标签:
关注52PK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:love52pk 关注“52PK游戏网

第一时间获取火爆游戏激活码 有趣游戏资讯

关闭